前幾日,鈦微媒記者潘廷祥的文章《上海鈦展凸現鈦元素里的大智慧》引起了廣大讀者的熱議,今天小編將與大家分享此文章的深度報道,看看記者在國際鈦業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
10月10~12日,2016 中國國際鈦業展在上海市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次展覽的特色體現在化工、鑄造、鈦業共融的跨界結合。記者穿行于各個企業展廳之間,各種鈦產品琳瑯滿目,參觀者絡繹不絕。
在寶鈦集團展廳,輕盈的全鈦自行車吸引著人們的眼球,锃亮的高爾夫球具讓鈦成為運動器械的一員,4500米載人潛水器圖片再一次讓鈦業人看到了智慧金屬鈦閃爍的光芒。
在寶雞中國鈦谷展廳,“古有青銅器,今有鈦金屬”,十個字提升了鈦的文化底蘊與歷史鉤存!扳伵c生活”的理念注入了鈦的時代魅力,掀開了鈦制鍋碗瓢盆交響曲的廚房樂章;3D打印的鈦醫療器械賦予了鈦金屬生命;清晰干凈的鈦耳機成了發燒友的搶手貨。
寶鋼特鋼、遵義鈦業、雙瑞萬基、攀鋼集團、天工股份等大企業各自展示了自己的特色產品。
漫步“鈦智慧”的展途上,高科技產品絢麗耀眼,新產品研發層出不窮,后起之秀鈦企奪人眼球。
隨著對參展鈦企科技與產品的逐一了解,“長江后浪推前浪”的鈦事越來越多,越來越引起業界人聚焦關注。與時俱進的新產品,與科技同飛的新技術,既讓不同的鈦業人眼前一亮,也讓不同的鈦業人吃了一驚。一些似乎在業內名不見經傳的鈦加工企業已經“小荷露出尖尖角”了,推出的產品讓一些老牌鈦企感到“后生可畏”。
在記者印象里沒聽說過的鑫鵬源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帶來了大口徑高端鈦合金管,該公司《一種鈦合金TC4材質熱軋無縫管的生產工藝》還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這家公司通過科技進步走的是一條低成本高品質的市場之路。
同樣,河北恒祥鈦合金制品有限公司也成功研發生產了大口徑長度達12米的高等級鈦合金管,生產能力已經達到2.5萬噸。記者在現場發現,配戴的嘉賓證上唯一有廣告的正是這家才成立兩年多的公司。
鑫鵬、恒祥兩家業界并不出名的鈦企或許將伴隨上海國際鈦業展,迎來“海上生明月”的鈦景燦爛。他們帶來的大口徑高端鈦合金管不經意間已成為本次展出的“鈦亮麗的風景線”。
此次鈦展,一些“小而精美,小而精巧,小而精尖”的小企業研發新品的科技創新也毫不遜色,獨特產品走向依然在市場上擁有自己的天地人和。
員工200人左右的龍南新晶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鈦系列產品十分精制,非主流鈦飾品銷往歐美等國家。生產的鈦醫療類產品也已經打開了市場。
員工150人的中核晶環鋯業生產的結晶鉿用于原子能工業和宇航工業,用做原子能反應堆的控制棒材料和可做體積小而能量大的火箭推進器。
員工50人左右的溫州宏鈿鈦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鈦閥門用于石油、化工、艦船等,質量得到下游用戶的好評。
參展中記者相遇浙江永康的鈦制品生產商,他們主動找到本報鈦業版、鈦微媒記者,邀請到神奇的永康鈦制品生產助力宣傳策劃。永康市委領導十分關注鈦微媒?磥礅佉残枰杳浇榇罱私忖、走進鈦、推動鈦、使用鈦的舞臺。因為,好產品、好技術不能只養在深閨之中。
看似小公司,實乃大智慧。
恒祥鈦合金、鑫鵬智源、龍南新晶、中核晶環鋯業、溫州宏鈿鈦制品、永康鈦發展謀略只是眾多觸鈦小公司的縮影,它們在彌補完善了大企業生產的短板時,也給知名大企業帶來了深深的思考:不進則退。
這些后起之秀的鈦企業具有人力資源優勢突出、科技平臺高、涉及產品領域廣、發展理念活躍、下游鏈條靈活、精準研發凸現等優點。這是不少老牌鈦企、大牌鈦企的短板,比如恒祥鈦合金、鑫鵬智源的大口徑高端鈦合金管就讓一些國有老牌大型鈦加工企業刮目相看。為什么這些脫穎而出的小公司能在產能過剩競爭激烈的鈦市場中活得游刃有余,值得老牌大企業好好去思考。拋開人力資源等因素外,小公司的研發理念、市場理念、管理理念、服務理念甚至“官本位理念”是不是需要老牌企業去推陳出新?是不是應該放下大企業的身架,彎著腰低著頭學習小企業先進的優秀的東西?做人做事提倡能者為師,做企業也應該不分大小。
鈦元素凸現鈦智慧。不是金鋼鉆不攬瓷器活。金鋼鉆雖小,但能力卻不小。上海國際鈦業展為期只有短短的3天,但從河北恒祥鈦合金、鑫鵬智源啟能展出的長達12米的大口徑高端鈦合金管里卻給我們留下了“智造助推轉型,創新引領發展”的深邃思考。眾多小企業在細分領域內的精準研發告訴我們,做大的前提是做細做優做精,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激活鈦元素里的鈦智慧,更是對;萑祟愨佡Y源的呵護與尊重。
錄入時間:2016/10/13 10:40:26 點擊次數:3321